今年四川省将聚焦保障粮油生产总量、质量和效益三大重点,力争粮食种植面积增加31.1万亩,产量预计达到708亿斤,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扩面增产目标任务。
寒冬时节,农业大省四川很多地方的农民依然不休息,有的抓住时机抢种一季作物增收,有的抓紧冬管、储肥,农业生产干劲十足。农业农村部门也抓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受损农田修复。
作为我国西部农业大省,2020年四川通过复耕撂荒地、加大种粮补贴、提升农田质量和种粮效益等措施保障了粮食生产,其中大春扩种粮食100万亩。
11月27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重庆开幕。四川共组织400多家参展企业、2000多个农特产品参展。
10月9日,绵阳市安州区河清镇的“粮食银行”内,同心村村民吴桂林拉着一车粮食正在交接,“现在不用晒粮,谷子在田里收了就拉到这里卖,很方便。”
一望无边的稻田里,谷粒饱满,一阵风吹来,金黄色的稻浪随风起舞。收割机正来回穿梭,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一车稻谷……
秋风起,稻谷黄。第3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夕,新华网无人机航拍带你走进崇州市天府优质粮油融合发展功能区,直击水稻收割的第一现场,展现“西蜀粮仓”丰收盛景。
9月17日,成都市郫都区德源街道的东林村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科研人员对试验田中的4000多份水稻组合种子实现首次测产验收。“泰两优1808”和“雅优5808”两个品种收谷。
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依托当地苦荞加工企业建立接纳贫困户就业的“扶贫车间”,布拖县乌科乡、火烈乡20余个村还和当地企业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苦荞种植与加工,带动当地2000余户农户(其中贫困户583户)增收。
四川会理石榴科技小院是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全国首批五个科技小院之一,由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村专业协会和中国农业大学等提供技术支持,通过高校研究生扎根生产一线,发现并解决生产问题,加快石榴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省三台县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农业大县。近日,记者前往该县鲁班镇随机走访土地耕种情况。在乡村班车上,当记者问起同行的老乡是否有耕地撂荒,他们第一反应是以为记者来流转土地。从老乡们的脸上,能看出对此的期待之情。
近日,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黄坭镇的高山水稻进入抢收期。当地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大米产业,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为千方百计抓好生猪复产保供工作,完成今年6000万头出栏任务,四川省非洲猪瘟防控与恢复生猪生产指挥部日前下发通知,从防控到补贴等多方面加强生猪生产工作。
果园村的葡萄满架满园,吉香居的泡菜清香四溢,安岳柠檬种植园果实累累……盛夏时节,行走在川蜀大地,感受特色农业蓬勃发展。说起自己的创业史,彭山区葡萄种植大户杨志明感触颇深:“刚开始,经验不足,技术不成熟,基本就是靠天吃饭,葡萄种出来卖一半烂一半。
今年四川省将把晚秋生产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督促各地将面积任务分解到乡(镇)、村组、农户和具体地块。
金阳县依达乡瓦伍村发展“高山生态种草养畜项目”,采取“放牧+补饲”方式科学化开展牛羊养殖。3月开始,省农业农村厅组建7个督战工作组,逐个对农业产业扶贫项目“把脉问诊”。
为进一步推动水产高质量发展,四川计划用3年到5年时间发展稻鱼综合种养500万亩以上,并在今年培育7个现代水产园区。
目前,成都市都江堰市正大力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建设,同时打好乡村振兴“第一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生态价值转化,致力于打造“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为都江堰建设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打下基础。
端午前后,四川全省大春播栽渐告收尾。截至6月25日,全省已完成大春粮食播栽7425万亩,占计划播种面积95%以上,实际播种面积较去年略有增长。
作为2019年四川的10个乡村振兴先进县之一,邛崃在推进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中有哪些特色亮点和经验?备受关注的天府现代种业园建设情况如何?作为生猪大县的邛崃又如何确保完成今年的生猪出栏目标?围绕这些问题,新华网专访了成都市邛崃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小君。
日前,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东宝镇,农民抢抓农时进行水稻插秧,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成都市简阳市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多措并举抓产业发展、粮食生产、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迈进。
眼下,在成都粮食集团青白江国家粮食储备库,大部分粮仓内装满了稻谷、玉米等粮食作物,运粮的货车不时进出库区装粮卸粮,一派繁忙景象。
为促进生猪恢复生产,四川明确规定,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但必须符合相关规划、建设安全和生物防疫等方面要求。
“其邑广大,遂以为名”是成都市大邑县名字的由来。大邑县农业生态资源优良,农产品品种丰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大邑县如何保障百姓的“米袋子”“肉案子”?又如何持续鼓起农民的“钱袋子”?针对这些问题,新华网采访了大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罗伟。
6月8日下午,来自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的5000余只扶贫湖羊种羊顺利抵达四川广安市广安区石笋镇万只湖羊基地。
新津县位于成都南部,是四川省辖区面积最小的县。近年来,新津以天府农博园为引领,加快构建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发展迎来蝶变。备受关注的天府农博园打造得怎么样了?新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哪些抓手?新华网采访了新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苏德付。
这是全省第五个省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四川为何在此时加码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这些国际化“试验田”能给四川这个农业大省带来什么?又该如何“耕作”好“试验田”?
成都市蒲江县是2019年四川的10个乡村振兴先进县之一,目前已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110个,打造了“蒲江雀舌”“蒲江丑柑”“蒲江猕猴桃”“蒲江米花糖”四大区域公共品牌。蒲江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方面有哪些突出的亮点?在打造农产品品牌方面有什么经验分享?如何有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围绕这些问题,新华网采访了成都市蒲江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富程。
5月,成都平原的小麦进入了收获期。位于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籍田街道的高标准农田里已是一片金黄。大型联合收割机驶进麦田,把仓库装得满满当当。粉碎的秸秆还田,为下一季作物提供营养。
廖周发的面前,是村里大片尚未栽插水稻的空地。由于阆中去冬今春连旱,往年5月份已经栽插完毕的水稻,到现在已经一拖再拖,到了无水栽秧的地步。
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闭幕式、部分比赛项目将在成都市龙泉驿区举行,龙泉驿区如何借势借力大运会机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持续助农增收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又有哪些“龙泉经验”?围绕这些问题,新华网采访了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毅。
“我是第一责任人。”趁休息的当口,唐晓康解释了自己每天督战的原因。早在4月,县里和镇上就确定村里的复耕任务为400亩,并明确了考核举措,而村里自加压力,把目标锁定在500亩。
5月26日,剑阁县高观镇元岭村外,轰鸣的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快速吐纳。匆匆路过的村民脸上,写满收割的急切和丰收的喜悦。
疫情防控期间,一抹抹“税务蓝”走进葱绿浓郁的田间农社、走进“复苏”的乡村企业,落实系列惠农扶农税收优惠政策,帮助新型农业主体应对疫情冲击,推动乡村产业经济发展。
对未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任务的市州,除粮食直补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项目资金之外,下年度将一律不予安排相关涉农项目。
成都双流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双流实际、独具双流特色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路径,打造高质量空港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双流奋力建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成都市双流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杜贤文做客《新华访谈》,分享双流做好农民增收、项目招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经验做法。
“有三句话,在过去的几个月让大家体会得更深: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提及《方案》出台背景,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很是感慨。
5月,成都平原的小麦进入收获期。位于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籍田街道的高标准农田里,小麦已经接近太阳的金黄色,一阵风吹过,田野里麦浪阵阵,空气中也飘着淡淡麦香。
5月9日,四川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上,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带来了一份提案,建议加快构建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持续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川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紧迫性体现在哪儿?重点又应从哪些方面着力?针对这些问题,新华网采访了杨秀彬。
初夏时节,四川省都江堰市聚源镇笆桥社区农民抢抓农时插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景象。
在当前形势下,青白江区如何持续做好农业开放合作?如何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如何招引、落实、推进项目?针对这些问题,新华网采访了成都市青白江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邱方林。
走在前列,起好示范。成都市郫都区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迸发活力,描绘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美好蓝图。成都市郫都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怀东做客《新华访谈》,以“高颜值”“硬实力”“新活力”三个关键词,分享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发展、群众致富增收方面的经验做法。
5月20日,一场以“转型发展 全面奔小康”为主题的采茶制茶技能竞赛在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宝峰彝族乡举行。来自荥经县的30余名采茶、制茶高手现场竞技,展现传统采茶、制茶工艺的魅力。
高水平、新技术、高新含量……成都高新区在农产品稳产保供方面有什么“高新经验”?农业项目招引如何体现“高新品质”?脱贫攻坚提供了什么“高新方案”?本期《新华访谈》,成都高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波诠释高新区农业的“高”与“新”。
5月21日,川南四市粮食生猪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座谈会在泸州举行,副省长尧斯丹主持会议并讲话。
作为国内唯一受邀的农业农村业务主管部门,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植保站作交流发言。这是四川省首次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言。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成都市金堂县如何化解产销对接难题?如何实现一人饲养管理500头至1000头猪的目标?如何打造现代农业空间格局?金堂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蒋增兵近日做客《新华访谈》,分享金堂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阶密码”。
高温橙色预警仍在继续。5月19日早上,成都、自贡、眉山、乐山的市、县两级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前一天16时,全国高温排行榜上,四川在前10名中占了6席。
记者近日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通过对全省20个产粮大县调查测产等综合研判,预计今年四川夏粮(小春粮食)总产量将达425.4万吨,同比增2.4万吨。
预计到2022年,四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油菜籽产量超过63亿斤,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油菜生产大省地位。
新都区采取了哪些措施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复工复产、稳产满产?为确保农业农村工作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新都区关键要做好哪些方面工作?成都市新都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杜俊兵做客本期《新华访谈》。
2019年,成都“三农”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完成农业增加值631.8亿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位;实施乡村振兴重大项目891个,完成投资1042.3亿元。
进入农忙时节,村民们在依山而下的层层梯田里忙着插秧。蓄水充盈的梯田、劳作的人们、飞翔的白鸟……
近日,四川省珙县坝区进入农忙时节,村民们在依山而下的层层梯田里忙着插秧。
一直以来,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乡村振兴工作把是否符合“公园城市”内涵作为最高标准。在这个标准之下,如何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如何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如何做优公园城市乡村表达?围绕这些问题,新华网采访了天府新区成都管理委员会统筹城乡和农业农村局局长周忠祥。